北京博伦经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 公司名称:北京博伦经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珠江摩尔国际大厦3号楼1单元713室
  • 联系人:袁鹏
  • 电话:18614050375,18501340175,15300399772,15300399766
  • 手机:010-56187396,010-56187397,010-57105032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传真:010-82986829
  • 邮编:102206
  • 网址:www.bljw-weather.com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祝贺:北京博伦经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

祝贺:北京博伦经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
        9月10号,我公司与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达成合作。为其提供一套光伏电力环境监测系统BL-GF-2T,现已经签完合作协议,新疆是我国的最西部,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特别在太阳能发电上,有着重要地位。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利用太阳能发电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太阳光发电(亦称太阳能光发电),另一类是太阳热发电(亦称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光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四种形式。太阳能热发电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
从太阳能获得电力,需通过太阳电池进行光电变换来实现。它同以往其他电源发电原理完全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枯竭危险;②干净(无公害);③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④可在用电处就近发电;⑤能源质量高;⑥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⑦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不足之处是: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占用巨大面积;②获得的能源同四季、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总的说来,作为新能源,太阳能具有极大优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一、发展现状
(一)国际
2011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7.5GW,较上年的18.1GW相比,涨幅高达52%,累计安装量超过67GW。近28GW的总装机量中,有将近20GW的系统安装于欧洲,但增速相对放缓,其中意大利和德国市场占装机增长量的55%,分别为7.6GW和7.5GW。2011年以中、日、印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光伏业市场需求同比增长129%,其装机量分别为2.2GW,1.1GW和350MW。此外,日趋成熟的北美市场,去年新增安装量约2.1GW,增幅高达84%。2011年光伏发电量约等于800亿千瓦时。
(二)国内
中国2011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300万千瓦,按照中电联快报,其中的并网装机达212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1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2.2GW,成为第三大光伏市场。其中以青海省的安装量最多,占全部安装量的36%,其后为宁夏,江苏,甘肃,新疆,山东,内蒙古,河北,西藏和山西,这十个省份的安装量占到全国的92%(如下图)。

2.jpg
中电投、中节能、国电集团、中广核和大唐集团占据2011年十大项目开发商中的前五名。民营企业正泰集团和力诺集团在2011年跻身前十名,表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希望进入中国下游市场。
 
二、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发展现状
 
太阳能电池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态硅三种。单晶硅太阳电池变换效率,已达20%以上,但价格也最贵。非晶态硅太阳电池变换效率,但价格,今后最有希望用于一般发电的将是这种电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多晶硅。
201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到7.8万吨,占比重约33%;国内产能结构中,成本低于35美元/千克的企业不足十家,约9.5万吨,其他40余家中小企业总产能近5万吨。据弘亚世代的统计,当前停产整顿的企业产能超过4万吨,行业洗牌格局已经形成。

 
2011年国内电池产量达到20GW,约占的65%。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电池企业约115家,总产能为36.5GW左右。其中产能1GW以上的企业共14家,占总产能的53%;在100MW和1GW 之间的企业共63家,占总产能的43%;剩余的38家产能皆在100MW以内,仅占全国总产能的4%。规模、技术、成本的差异化竞争格局逐渐明晰。国内前十家组件生产商的出货量占到电池总产量的60%(如下表)。


3.jpg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达36.5GW,产量达到 20GW,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4.jpg
尽管2011年我国光伏安装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对外依存度仍然非常高,为降低产业风险,大规模开启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光伏原材料和设备领域如切割线、EVA、铸锭炉、扩散炉等,均出现了较多企业,在产品的技术与成熟度等方面迅速贴近国际水平,并实现了较高比例的进口替代。
三、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政策
 
(一)《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由工信部制定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已出台,该《规划》对未来5年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我国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规模要达到15GW,即在今后的几年中,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GW。
1、经济目标
(1)多晶硅企业达到5万吨级,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
(2)太阳能电池企业达到5GW级,骨干企业达到GW级水平
(3)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
(4)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
2、技术目标
(1) 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
(2)平均综合电耗低于120度/公斤
(3)电池产业化转换效率
单晶硅>=21%;多晶硅>= 19%
非晶硅薄膜>= 12%
(4)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产业化
(5)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和辅助材料本土化率达到80%
3、光伏发电成本目标
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000元/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3万元/ 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 千瓦时;到2020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5000元/ 千瓦,光伏系统成本下降到1万元/ 千瓦,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 千瓦时。
4、发展重点
高纯多晶硅;硅碇/硅片;晶硅电池;薄膜电池;高效聚光太阳能电池;BIPV组件;光伏生产专用设备;配套辅料;并网及储能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
2011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1594号)
1、既有在建项目,如果同时满足7月1日前完成核准,及年底前建成,则享受1.15元/度电价。
2、新项目,全国除西藏外执行1元/度电价,但未来会考虑下调,西藏维持1.15元/度电价。
3、光伏电价超出煤电标杆价部分,通过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
(三)可再生能源附加翻倍
2011年11月底,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可再生能源附加由4厘钱/度提高至8厘钱/度,主要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意味着2012年补贴金额将由170亿翻倍至400亿,并逐年增加。
与此形成巨大落差的是,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出口比例依然保持在95%左右,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真正在国内安装并提供绿色电力的少之又少。《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显示,中国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10年末为893兆瓦,但占世界的份额仅为2.2%。

5.jpg
 
  • 新疆光伏产业发展
 
(一)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面临形势
1、发展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研发、制造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一五”以来持续加速,2010年,我区光伏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100%以上。截至目前,自治区核准的14个光伏发电项目中,已经建成并网7个,装机容量14千瓦, 在总能耗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6.jpg
(1)光伏产业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从高纯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控制及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等比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特变硅业1500吨多晶硅改造项目已按期投产,1.2万吨多晶硅扩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核准。现已具备300兆瓦多晶/单晶硅片制造以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应用能力。
(2)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实施了“光明工程”、“送电到乡工程”、“金太阳工程”以及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等。2010年通过特许权招标,开工建设中电投哈密、吐鲁番、和田等3个20兆瓦大型光伏并网电站。2011年核准开工建设中广核哈密、英吉沙、青河以及中节能鄯善等4个20兆瓦大型光伏并网电站。我区光伏系统集成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3)光伏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我区多晶硅制造、晶硅片生产和光伏(20兆瓦~500兆瓦)发电系统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涌现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光伏骨干企业。2010年承揽区内外光电技术服务项目规模达100兆瓦,有力推动了我区太阳能光伏系统研发水平不断提高。
(4)光伏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加速。初步形成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光伏电子园区、奎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大光伏产业制造集聚区。在多晶硅产业的带动下,拉动了阿勒泰、奎屯、哈密、伊犁、环塔里木盆地、天山北坡经济带“煤—电—硅(硅砂、工业硅、碳化硅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5)光伏产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新疆新能源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理化所、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大学,以及一大批从事太阳能光伏设计、咨询、集成、运维的服务队伍,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发展优势
新疆具备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利于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为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实现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拥有充裕的石英硅矿资源,有利于制造高质低价的晶硅材料。新疆北疆沿阿勒泰山、天山一带拥有丰富的石英硅资源,仅在准噶尔地区探明的储量就达1.2亿吨,品质达95%以上,为生产优质多晶硅提供了原料保障。光伏产业链中所需的辅助原料,如液氯、烧碱、石油焦、碳化硅砂等资源新疆都能提供,且具有高质低价的竞争优势。
(2)拥有能源资源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当前,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60%以上来自硅材料及制成的太阳能电池。而硅材料制备、提纯和硅片生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仅硅提纯加工就占整个太阳能电池产品最终价格的56.2%。该行业高载能特性明显,为新疆发挥能源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煤—电—硅—太阳能光伏集成应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幅度降低光伏应用成本奠定了基础。
(3)具备丰富的太阳能辐射资源,有利于光热和光能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5300—6700兆焦耳/平方米·年之间,年峰值日照时数在1600—2200小时之间。新疆太阳能资源按区域分布,东疆地区年总辐射量为64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时数2100小时。南疆地区年总辐射量为59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时数1700小时。北疆地区年总辐射量为53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时数1600小时。太阳能光热和光能资源优势明显。
(4)拥有广阔的荒漠土地资源,有利于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新疆幅员辽阔,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而其中大部分为荒漠、戈壁滩,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铺设太阳能光伏阵列,仅新疆荒漠戈壁的土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4×103亿吨标准煤。新疆广阔的荒漠土地资源为形成巨大、洁净的光伏电力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5)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设面向中西亚的光伏产业基地。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要塞,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开放的桥头堡。新疆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而且中西亚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应用市场需求年均增速20%以上,在新疆建立产业基地不但有利于开拓周边国家市场,而且有利于开展面向中西亚的集成应用与服务,形成能够吸纳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发展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
(6)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资源能源优势向高附加值的产业优势转换。初步测算,多晶硅材料约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37%,而电力成本又占多晶硅成本的30%以上。若形成1万吨多晶硅加工产业链,就要消耗200万吨煤炭和近10万吨的石英岩矿。而1万吨多晶硅转化后产品的运输量仅相当于转化前资源运输量的1/200,可极大缓解新疆运输的“瓶颈”问题。是原子流向电子流转换、实现由“原字号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的一条战略路径,对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面临形势
(1)太阳能光伏产业从爆发期开始转入调整期。“十一五”以来,受发达国家鼓励使用太阳能产品等政策的拉动,太阳能电池消费量年均增幅超过40%,太阳能光伏产业处于爆发增长期。但随着发达国家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下调,特别是补贴政策的减弱,促使太阳能光伏产品价格逐步回归理性,直接减慢了光伏产业市场需求扩张的步伐。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接入与运行管理难的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其大规模应用。“十二五”光伏产业市场将呈现量增价减、平稳增长的调整趋势。
(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电力结构中占有地位逐步提升。太阳能是保证人类能源需求的重要的可再生能量来源,其潜在资源120000太瓦(1太瓦=1000吉瓦),实际可利用资源高达600太瓦。统计显示,我国现有大约400亿平方米建筑面积,可利用面积安装屋顶光伏电站至少100吉瓦。我国大片的荒漠土地资源,若1平方公里土地安装5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1%的荒漠即可安装500吉瓦,年发电量是中国当前电力消费总量的两倍多。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电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3)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世界各国加快太阳能应用技术的研发,技术进步不断加快,降低成本仍是产业主题,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系统的成本持续下降并逼近常规发电成本,从硅料到组件以及平衡部件等均面临快速降价的市场压力。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成本降低7%左右。另外,硅料生产工艺不断进步,硅片厚度持续降低,规模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也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4)国内市场快速启动将为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国内光伏上网电价的出台,着力保障能源供应、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实施,国家初步规划,“十二五”末,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500万千瓦,同时,我国将建设100个新能源城市和1000个新能源园区,再加上农业、旅游、交通和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光伏产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二)存在的问题
1、 新能源与煤炭、石油、电力等常规能源产业相比还相当弱小,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多元的能源结构体系远未形成, 广大的边远农牧区的能源紧张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依然存在, 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适应光伏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的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建立, 新能源产业市场竞争无序, 缺乏行业管理。
3、新能源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新能源利用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服务行业才刚刚起步, 发展很不平衡。
4、 市场培育不够, 难于形成产业。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 技术研究仍较薄弱。
5、 缺少必要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 光伏系统产品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6、电网企业对加大电网投资以容纳更多光伏电源缺少积极性,原因在于电网企业在接纳光伏电源的过程中,电网安全风险会加大。光伏电站的发电情况决定于太阳辐射量,因此,天气的阴晴变化以及白昼交替之间,其发电量的波动非常大,这就需要有其他相对稳定可控的电源来进行调峰。
 
(三)“十二五”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1、目标
——光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0%以上,力争达到500亿元。多晶硅产能超过1万吨,晶体硅片产能2000 兆瓦,电池产能600兆瓦,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能力1000兆瓦。碳化硅与蓝宝石晶片规模进一步扩大,LED芯片衬底材料800万片。培育2~3家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光伏龙头企业。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3~5个大型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区。实现全行业就业10万人。
——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到2015年,建设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石河子和奎屯、阿拉尔为两翼的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制造业基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有效利用戈壁荒地,初步建成分布我区南、北、东疆的太阳能大型光伏发电综合应用示范区,推动全区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光伏产业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建设2~3个光伏发电控制与集成工程中心(实验室)。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系统集成和辅助材料生产服务企业。开发光伏并网、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等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与应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多晶硅生产系统封闭循环运行。碳化硅、蓝宝石晶体生长装备和制备技术继续完善,LED芯片衬底材料研发有新突破,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建设系统试验、测试技术创新平台。
——节能减排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到2015年,多晶硅生产实现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的同步提高,平均综合能耗低于120千瓦时/公斤,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单晶硅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1%,多晶硅电池达到19%,非晶硅薄膜电池达到12%。光伏系统成本、发电成本达国内先进水平。光伏电池辅助材料本土化率达到90%。
——综合集成应用规模上新台阶。加快新疆光能和荒漠资源的转化与利用,重点发展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建设,低成本、大规模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到2015年,全区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2000兆瓦。其中,大型光伏并网电站1500兆瓦;边远无电地区光伏供电系统100兆瓦;道路照明和城市亮化光伏工程100兆瓦;屋顶光伏发电系统100兆瓦;微网光伏发电系统200兆瓦。
2、主要任务
(1)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建设。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阿拉尔等地布局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泉堡工业区、阿拉尔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建设成为自治区光伏产业主要聚集区,加快高纯硅材料制造、硅棒/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光伏发电关键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进程,提高光伏系统整体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规模化发展,努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建设。
(2)加快形成硅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加快伊犁、阿勒泰、哈密等地硅矿材料基地,以及甘泉堡工业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市工业园区多晶硅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国际先进高纯硅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快消化吸收改良西门子工艺技术,掌握还原炉系统、氢化系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以及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重点建设万吨级高纯硅料项目。认真探索硅料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控制硅料综合电耗与还原电耗量。进一步推动“煤—电—硅—集成应用”生产制造,加快硅产业规模化发展。
(3)加快提高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充分利用我区硅料、多晶硅、硅片及大规模光伏集成应用的优势,加快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引进工艺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薄膜电池生产技术,积极跟踪非(微)晶硅薄膜电池技术进展,大力发展单位耗能低、耗材少、效率高、长寿命的太阳能电池,鼓励发展技术成熟、光电转化率高的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推动光伏电池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加快光伏组件生产制造能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4)加快完善和延伸光伏产业链。充分利用我区能源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硅锭/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制造。推动硅基薄膜、铜铟镓锡薄膜等电池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化进程,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提高薄膜电池的转率效率。大力实施多晶硅、晶体硅片、电池及组件、控制逆变设备、LED衬底材料(碳化硅与蓝宝石晶体)等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延伸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有效支撑太阳能光伏及电子新材料产业的持续发展,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竞争力强的较完整产业链。
(5)加快推进光伏配套产业发展。围绕硅料规模化生产,加快发展制氯、制氢及专用材料制造业。积极引进和开发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平衡部件、光伏照明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光伏发电系统配套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建设切割液、线锯、石墨制品、氮化硅、电极材料等辅料生产项目,使其与光伏产业发展相配套。大力开发风、光互补发电技术、LED新型照明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相融合的终端应用产品和太阳能应用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积极跟踪光热发电技术,稳步推动光热发电应用与示范。
(6)加快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应用示范区。大力实施“金太阳工程”,在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吐鲁番、喀什、和田、库尔勒、伊犁等地,积极推进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在铁路、沙漠公路及无电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扬水绿化灌溉系统,着力解决偏远地区用能问题。重点发展大型光伏并网电站建设,在哈密、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和田等辐射资源丰富的荒漠地区,规划建设一批万千瓦以上并网光伏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积极开展“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与示范,推动太阳能光电设计、生产和施工三者有效结合,对条件适宜的公共场所、车站、学校、医院等建筑进行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对有条件的城市广场、道路、新建小区、既有小区和新农村(牧区)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或风/光互补照明系统,提高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能力。“十二五”期间,在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等地因地制宜建设10个多能互补的微网发电系统。加快应用创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和模式,推动光电商业化发展。
(7)加快新一代光伏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步伐。积极支持光伏电池新材料、新型光伏产品应用及光伏发电设备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高光伏产品的质量。加强硅棒/硅锭/硅片生产技术、工艺以及装备、晶体硅电池的研究,提高电池效率,努力降低成本。积极跟踪太阳能薄膜电池技术进步及应用,引进先进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单位能耗低、耗材少、效率高、衰减小的多层PN结太阳能薄膜电池。依托现有晶体硅片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优势,加强对提拉、熔铸、剖锭及线切割等关键工艺节能改造技术再创新,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晶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充分发挥新疆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作用,依托联盟企业开展光伏材料及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协作配套,推动光伏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
 
(四)建议措施
1、凸显新疆资源、能源优势,利用差异化政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新疆资源丰富和电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制造业转移,特别是高载能产业的转移,同时争取国家差异化政策的支持,如降低多晶硅行业的准入标准,实行差异化工业用电政策,缩短多晶硅新建,扩建项目审批程序,加大光伏电站建设等,落实工业用地、用水、人才引进等配套措施、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光伏企业,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的项目合作,确保招商引资和投资落地发展
2、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出台优惠财税政策,发展优势光伏项目。争取设立光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重点光伏项目如扩产,技术改造,优势项目产业化等项目的扶持,对于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项目,争取纳入自治区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给与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同时积极引导国家社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民间资金进入光伏产业。争取国家“核高基”、“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
3、建立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体系, 大力培养新能源技术人才, 尽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加工、应用的能力, 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太阳能是一种现实的能源, 又是一种未来的能源。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 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是新疆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把丰富的太阳能和地下水资源利用起来,对于解决西部无电缺水及沙化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大西北, 发展新疆经济, 具有积极的意义。新疆太阳能综合应用无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